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交通 >> 交通概况

东营市交通概况

东营市诞生后的短暂30年,原本闭塞落后的交通状况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个初具规模的由公路、水路、铁路和民航组合而成的立体大交通格局,已经展现在美丽的黄河三角洲之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东营与四面八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为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群众创造了无数致富契机,更为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公路网四通八达

1988年12月,河辛路东营至广饶段40.37公里建成通车,成为全市第一条高标准的一级公路。 “十一五”期间,又先后完成荣乌高速公路、东郑路、永青路、永馆路、博新路、滨孤路等新建改建项目,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18.13亿元,新建改建公路总里程165.8公里。尤其是国家重点项目荣乌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打通了东营到天津、北京的高速通道,进一步优化了东营路网结构。目前,全市形成了以胜利大桥、利津大桥、东营大桥为枢纽,以东青、疏港、荣乌高速公路等八纵五横13条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油田专用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公路通车里程达8481.285公里,其中国道202.9公里,省道666.6公里,公路密度达101.1公里/百平方公里。

? 农村公路是公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线公路的补充与拓展。1987年,广饶县实施了乡村柏油路建设“星火计划”,并于1991年,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油路县。2002年,市委、市政府开展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双通工程,掀起了农村公路大建设的篇章,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双通”的地级市,交通厅周秋田厅长和建设厅领导专程来东营召开庆功会,并带来了山东省政府的贺信。“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累计投资22.7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89公里,全市40个乡镇,178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零距离”通柏油路,彻底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截至2012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611.785公里,其中县道514.672公里、乡道1549.495公里、专用路1201.044公里、村道4346.574公里。全市拥有1条硬化街道行政村比例已达100%,拥有2条及以上硬化街道行政村比例达到82.3%。多年的连年快速发展,使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二)港口建设跨越式发展

  东营港自1984年开工兴建。1986年9月,年吞吐量为150万吨的广利港建成通航,开辟了第一条海上运输线。2005年,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东营港进行扩建。“十一五”期间,建成2个3万吨级码头和7020米引桥并于2009年4月正式通航运营。东营港由“十五”末的基本处于停航状态,发展到年通过能力615万吨,被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地区性重要港口。2012年,东营港2×5万和2×5千吨级液化码头工程建成并通过交通验收,宝港国际2×5千吨级精细化工码头、万通集团2×2万吨液化码头、万佳集团4×1万吨级液化码头、宝港国际二期2×5千吨级液化码头和万通集团南港池2×1万吨级客货滚装泊位、4×3千吨级液化码头进展顺利。以上项目建成后,东营港将拥有泊位60个,涵盖客滚、散杂货、液体化工品等业务,年吞吐能力将达2200万吨。

  积极争取省交通运输厅支持,协助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做好广利港区规划方案的报批工作。2013年2月4日,市政府以《关于批准并公布实施东营港广利港区总体规划的请示》(东政呈[2013]4号)将《东营港广利港区总体规划》(送审稿)上报省政府申请审批。目前省政府已批转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运输厅已完成初审,现已代省政府起草向交通运输部的征求意见函。《东营港广利港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开展编制工作。

2012年11月27日,中海客轮有限公司与山东万通集团就恢复东营至旅顺客滚航线等事宜达成一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东旅航线有望2013年上半年复航。

(三)民航工作日新月异

东营胜利机场是地方支线机场,位于市中心城东北13公里处,占地面积206公顷,始建于1984年,是黄河三角洲唯一的一处机场,机场净空条件好,辐射半径大,是黄河三角洲重要的对外空中通道,2010年省民航规划将其列为大型机场。2007年,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胜利机场进行扩建,主要是将4C级机场提升为4D级机场。2011年2月28日,东营胜利机场飞行区通过了4D级试飞。2011年8月25日,新建2.5万平方米航站楼通过了竣工验收,9月30日正式投入试运行,机场面貌焕然一新。

在对机场进行改扩建的同时,积极与民航管理局和各大航空公司协调沟通,积极开通航线航班。2001年10月28日,开通了东营至北京航线,之后,又相继开通了东营至上海,东营—重庆—大连航线。2012年10月12日,市政府与中国商飞公司在济南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产大飞机试飞基地项目正式落户东营,对于提升东营对外影响力,推动我市民航产业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实施黄蓝国家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市航空客运市场形势喜人,2012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1.6万人次。

2013年1月28日,又开通了东营—宁波—海口航线,正式打通了东营与长江三角洲和海南经济特区的空中通道,对促进三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投资等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交通运输方便快捷

全市共有客车830辆,开通到了14个省市的客运线路167条;载货汽车30375辆,其中危险货物运输车辆5302辆、列全省首位。城市公交车保有量828辆,开通公交线路81条,日发班次4640个,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辐射东营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以及东营区主要乡镇和油田主要生活区的公交客运网络。共有出租汽车公司10家,拥有出租汽车3364辆。其中中心城区出租汽车公司6家,出租汽车2800辆,从业人员近4000人。自2011年11月18日开始,对中心城达到8年运营期限的出租车进行更新。截至2012年底,更新出租车2310辆,崭新的出租车、热情的服务、舒适的乘坐环境,形成了中心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2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4333万人,同比增长3.76%;完成公路货运量6888万吨,同比增长3.91%;完成水路货运量164万吨,同比增长7.8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31万吨,同比增长35.8%;东营机场保障航班2202架次,旅客吞吐量11.97万人次。

(五)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与公安交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2012年共查处违规出租车368辆次、违章客车128辆次、超限车辆1595辆次、“黑出租”1446辆、“黑摩的”221辆,违法运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力精简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水平显著提升。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连续多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